发布时间:2024-11-19 07:24:58 来源: sp20241119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发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文化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我国发展史上,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诸如百家争鸣、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文化盛景。鸦片战争之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大势,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的衰败导致自卑情绪在一些国人中蔓延,从认为中国器物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不如人,最终到诸事不如人,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极大创伤,中华文明从光芒万丈走向黯然失色。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文化向何处去?“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评价,深刻表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激活焕发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生机,迈开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用了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新时代,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种信心和能力,这种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充分确证。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是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科学把握文化的深刻内涵。文化是指人类在创造文明成果中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淀,而凝结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次的精神存在。文化一旦形成和发展后,就会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它不仅塑造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和民族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而且还会从深层上支撑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以才会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大文明”之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些重要论述都体现了对文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文化自信之于“四个自信”重要地位的科学把握,更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说到底,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主体性的充分彰显
从本质上讲,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的自信,是对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自信。正是有了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的自信,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得以持久和绵长。“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华文化的共同价值和理想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这里面的核心就是要回答中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得以升华,根本上就是对中国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高度自觉,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文化回答。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宋友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