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3:26:33 来源: sp20241116
毛师花奶奶生前每天摸着黑,用三轮车将摆摊要用的东西运到路口。四个煤炉、三口铝锅、三口煎锅、两张桌子、几把塑料凳子,需要分两次运送(资料照片)。 鲍卫东摄(人民视觉)
浙江衢州衢江区黄坛口乡,中心小学门口光景依旧。被大伙亲切称为“早餐奶奶”的毛师花老人,在去年底离开了我们,享年90岁。
“小学6年我都在吃毛奶奶的早餐,上班后还惦记她做的糯米粿,如今再也吃不到了。”听闻“早餐奶奶”离世,不少市民特意回到熟悉的地方,言语间满是不舍。
“有次快收摊了我才去,奶奶把剩下的两个鸡蛋饼都给了我,只收了5毛钱。”旁边的女孩望着早已斑驳的“早餐奶奶”出摊专用早餐车,哽咽地说,“黄坛口乡的大多数人都吃过她的早餐,她就像大家的奶奶。”
粽子、糯米粿、鸡蛋饼、豆浆……这里的每样东西只卖5毛钱,出摊27年来,从未涨过价。老人家曾说,从1991年摆摊开始,之所以一直坚持这个价,就是为了孩子们,“学生们不容易,尤其山里的孩子们,他们家长的钱不多,所以我不涨价。”
有好心人帮她算过账,一天忙碌6个多小时,顶多收入二三十元,一个月下来还得贴进去三四百元。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清楚,“我没存钱,老头子有点抚恤金,自己的退休金也贴进去了。”
每天起早贪黑卖早点,不挣钱还赔钱,街坊四邻都劝她涨涨价,可毛师花只是摆摆手,“很多人说我傻,我不傻,只是不靠这个生活。这些孩子家在山区,他们父母不好赚钱,我想让他们吃饱点,所以不涨价。”
别看只卖5毛钱,毛师花在用料上可一点都不马虎,甚至很大方——豆浆要当天现磨现煮,鸡蛋鸭蛋从农家收,肉馅也是实打实新鲜……
“奶奶曾教我们,饼要煎薄一点,小孩子才爱吃。”衢州当地的公益团队常去奶奶家帮忙做早餐。老人家还教大家包粽子,不管是食材还是步骤,看得出既认真又讲究。
在孙女叶婷婷记忆里,每天凌晨一两点钟,奶奶的小屋就会准时亮起灯,随后便响起磨盘转动的声音,在昏黄灯光里磨豆浆、做早点,然后蹬车去黄坛口中心小学校门口支起煤炉和锅……近30年间几乎没断过。
深夜里昏黄的灯光、转动的磨盘、煤炉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映衬着瘦弱又略显驼背的身影……这些画面,如今已成为回忆,被永远定格在叶婷婷的脑海里,“那些孩子就是她的牵挂,她说听孩子们叫奶奶,她就高兴。”
毛师花的女儿叶仙曾帮着母亲出过摊,这份辛苦她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早餐摊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手工糯米粿,殊不知,做粿子的糯米团都是母亲用石臼和木槌一个个敲打过的,“她说这样做出来的粿子才筋道,孩子们才爱吃。”
老人走后,这些满布岁月痕迹的小石磨、做粿模子、煎锅、铁铲等工具,被叶仙一一擦拭干净,如今安静地摆放在房间里。叶仙说,她希望这些工具能在家族中一代代传下去,让后辈们都知道“早餐奶奶”的故事。
其实早在2018年时,毛师花就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逐渐力不从心了,起初是把摊位摆在家门口,后来实在干不动,只得告别心心念念的早餐摊和孩子们。
“母亲做早餐的念头一直没断过,她曾对我说,如果现在能年轻10岁就好了,还能继续给孩子们做早餐。”在叶仙看来,母亲虽然躺在床上,但牵挂不舍的依旧是巷口那团炉火和一张张稚嫩的脸孔,“当你看到一群孩子围着她,用稚嫩的声音叫着‘奶奶’,或许会明白,这大概就是支撑母亲近30年的动力吧。”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8日 13 版)
(责编:赵欣悦、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