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新”而行 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1-15 01:26:15 来源: sp20241115

  央视网消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罗云峰表示,每一个产业发展都要牢牢地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让它永远有源头的活水。要将科技强变成产业强,需要从全球遴选好的创新、创业的服务团队,给予这些有经验的专业团队经费支持,要求他服务创新创业的团队,服务科学家。

  全国人大代表高文说,比较新的领域可能会焕发出很多动能,这些动能统称为新质生产力。如果想让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需要有原创的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说,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是关键。向高端制造迈进的过程中,广东制造业在部分核心装备、器件和材料环节依然存在“卡脖子”问题。他建议:第一,要抓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新型材料三方面的瓶颈。第二,要加大国际合作,布局培育高水平国际技术合作项目。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持续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时代使命。

  广东深圳:人形机器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热门领域

  随着大模型等多项技术的发展成熟,代表工业机器人升级方向的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门领域。

  人形机器人产业研发探索的起点,就是对人类双足行走和一系列动作的模仿,运动的自由度从12个增加到40多个。这个所谓的自由度,可以理解为人类的关节,自由度越多,动作就越精细。关键元件是伺服驱动器,在这个原型机问世的时候,伺服驱动器的很多零部件还是进口的,而到了现在,已经实现了90%的进口替代,供应链里近一半厂商都分布在大湾区。软件算法、高速通信、保护机制等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单个伺服驱动器的功率密度在不断攀升,精度也在逐级提高。

  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提速,人形机器人的AI大模型发展也让机器人越来越善解人意。一台人形机器人身上集成了视觉信息捕捉、人工智能信息处理、力量传感、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相关行业。一旦高速发展,产生带动作用可想而知。

  根据业内预测,2030年左右,人形机器人有望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在这之前,工业场景的应用可能会先“吃螃蟹”。据介绍,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工厂“见习”,在那里它将利用工厂相对固定的任务需求、空间格局,训练自己的AI模型,提升自己执行任务的能力。从2023年以来,各地都纷纷出台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相信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向你我走来。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3月4日在北京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在6天的会议时间里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新质生产力,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全国政协委员马永生表示,深地除了传统的钻井装备,还有很多信息化的手段。我们也在部署万米甚至更深的状态,这些实践就是新质生产力一方面的体现。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说,他2024年写的一个提案是希望国家重视对大模型在企业场景应用,因为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在推动一场工业革命,要让大模型技术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到百行千业。

  全国政协委员们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释放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戴和根表示,传统的产业正在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在转型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这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南存辉说,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方面,围绕智能电气、能源电力设备这些方面如何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工业是积累的过程,逐步量变到质变。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