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2:49:09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上海11月1日电 文学界一直对城市文学处在一种不满足的状态,或因稀松平常无可说,或因不够深刻无以说。青年女作家张怡微描摹当代青年的作品由此在城市文学独占一席之地,给读者和评论家留下深刻印象。
“冲出日常”——张怡微小说《四合如意》《哀眠》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作家描写了当代青年的情感抉择,探索他们的生存坐标,“冲出日常”的同时并带领读者充实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张怡微小说《四合如意》《哀眠》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哀眠》《四合如意》同为作家关于世情的探索之作,侧重于不同的构思空间:《四合如意》聚焦“机器与世情”的话题思考,以手机、朋友圈、VR、人造娃娃等机器为媒介,关切人性的冲突与世情的复杂;《哀眠》围绕城市、离散和家庭内外女性生存境遇展开,探索当代青年的生存坐标与对家庭意义的思考。在从《四合如意》到《哀眠》的书写中,张怡微逐渐构建出一个与当代生活对话的小说世界。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诗人认为,张怡微小说的“冲出日常”包括了日常中的惊奇、痛感以及如何让个体化的日常关联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文学野心。比如《宿鸟记》中分居在香港和台北的青年恋人,他们的异地恋关联着两座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及青年人的日常倦怠感。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战玉冰看来,张怡微小说要冲出的正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所要捕捉的日常,她在小说《度桥》中讨论到的表情包或者弹幕文化如何形塑我们对表情表达的理解都是年轻人的日常,这是好的文学能够提供的共鸣。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然认为,张怡微有超越自身经验的解析能力,带着读者去充实与刷新对这个世界的单一认知,并且还能够给读者一种不动声色的平定之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尹洁认为张怡微小说所表征的生活世界里面有一些哲思的成分,这个可能跟她自己本人是哲学系出身有关系。故事的讲述本身除了去抵抗生活的平庸之外,她肯定有重塑现实的意图和力量。
事实上,“冲出日常”之后,如何避免理性的过分强大以及理性对于感性的掠夺?在《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看来,“可能这是需要作家不断去思考的,也是我们要共同去寻找的。”
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