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乘组”逐梦苍穹

发布时间:2024-11-14 21:25:25 来源: sp20241114

  唐胜杰:农村娃从大山走向空间站

  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金秋十月,世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不到34岁的唐胜杰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不少年轻网友看到他的简历后直呼:“这么年轻!”“我的同龄人也要飞天了!”

  这是首次由第二、三批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唐胜杰也是目前执行空间站任务中最年轻的航天员。他的家乡甘肃自古以来就有着“敦煌飞天”的神话传说,飞行也成为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和追求。

  唐胜杰将作为家乡的第一位航天员从这里飞向太空。

  两小时的山路,一走就是8年

  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1000公里之外,便是航天员唐胜杰的家乡甘肃定西。1989年12月,唐胜杰出生在陇中黄土高原的一个贫困小村庄里,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

  在唐胜杰的儿时印象里,母亲虽然是农村妇女,但她乐观又能干。平时,她除了照顾3个孩子外,还一年四季在24亩贫瘠田地里忙碌。只有到了农忙时节,在县城工作的父亲才能请假回家帮忙收割庄稼。

  目睹着母亲的辛劳,年幼的唐胜杰和姐姐们放学回家总是先干农活。小小的他,个头还没有毛驴高的时候,就已经会扶犁耕地了。

  “我只有一次看见母亲哭了。那是一个夏天,母亲把收割完的麦子打成捆,堆在田里,谁知突然下起了雨。母亲心疼麦穗被雨打落到地里,着急得直掉泪。”唐胜杰回忆说,弯弯曲曲的山路狭窄泥泞,有些路段板车过不去,母亲只能将成捆的麦子背在背上,弯着身躯,蹒跚前行。

  尽管如此,母亲深深地爱着这片养活他们的土地,哪怕孩子们都上了高中,留下她一人在家,她也不舍得离开。母亲的不舍得是源于对土地最深的眷恋,而唐胜杰义无反顾地离开农村,是因为他有着更广阔的梦想。

  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远,唐胜杰需要在山路上走两个小时:一个6岁的小男孩告别了母亲和山顶上的家,挎着帆布书包,走在黄土高原蜿蜒崎岖的盘山路上,书包里除了书和作业本之外,还有几块高粱馍——那是他的午餐。

  这对常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可对唐胜杰来说,上学却是件快乐的事。常常早上出门时,月亮还挂在山间,沐浴在温柔的月光中,一群小伙伴追着闹着,沿途洒下串串笑声。冬天结冰时,他们会把下坡路当滑梯。

  “我非常感谢这条山路,不仅让我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也激发出了骨子里的韧劲。它就是我人生起飞的跑道。”唐胜杰说。

  这条漫长的上学路,唐胜杰一走就是8年,粗粗算来,相当于沿着赤道绕地球走了一半——大约两万公里。只是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他即将乘坐的飞船仅用数十分钟就可以跑完这个距离。

  改装过6种飞机,飞行1000余小时

  即便是最贫瘠的土地,也滋养了深厚的文化信仰。没有上过学的母亲,经常教导他要珍惜学习机会。唐胜杰的父亲在旱农科研中心工作。虽然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但唐胜杰去父亲的单位,常能看到叔叔阿姨们做育种实验的场景。那时候,他的心中便种下了科学的种子,立志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做有意义的事。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市里最好的中学,还进了重点班。

  高三那年,空军飞行员招录的一个点就设在他们学校。唐胜杰路过后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08年7月,唐胜杰如愿以偿地拿到了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蓝天骄子。

  想象中的军营生活帅气又炫酷,但穿上军装后,他发现军校生活严格而又枯燥刻板。在这里只有严厉的教官、笔直的队列、方正的“豆腐块”、魔鬼般的训练……与脑子里那些浪漫毫不沾边。

  好在,唐胜杰有小时候吃苦耐劳打下的底子,很快就适应了军校生活,完成了由一名地方青年到一名合格军人,再到一名合格飞行学员的转变。

  唐胜杰热爱飞行。他记得第一次放“单飞”时,着实体验了一把飞行的乐趣:一会儿俯冲向下,超越前方飞速行驶的火车;一会儿飞向高空,从一朵朵云彩间穿过。在祖国的蓝天和绿油油的大地之间飞行盘旋,他心间激荡着一股自豪感。

  飞行是一项令人敬畏的职业,更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即使时刻与死神相伴,都无法动摇他的信念和意志。近13年间,唐胜杰改装过6种机型,飞行航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安全飞行1000余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18年年底,国家启动招收第三批航天员计划。

  对唐胜杰来说,航天员这一职业曾经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2003年,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人飞上太空,圆了中华儿女的千年飞天梦。彼时,唐胜杰还是个初中生。那时,看着电视里航天英雄完成任务顺利返回,他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5年后,唐胜杰刚刚踏进空军航空大学不久,便迎来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的日子。学校组织全体学员在操场上观看直播,当大屏幕上出现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驾乘神舟七号飞船飞向太空的镜头时,大家欢呼雀跃。

  “我想飞得更高更远!”当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开始后,唐胜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凭借优异的综合素质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第三批航天员队伍中的一员。

  自此,触摸太空的梦想离他越来越近。

  两年训练苦与乐,终获太空入场券

  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迎来了空间站时代,这也给了航天员们更多执行任务的机会,同时也对这批新入队的年轻航天员们提出了挑战,上百门课程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学完。

  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唐胜杰学习更加勤奋。就连同批队友们也开玩笑说:“哪个课桌上掉的头发最多,哪个课桌肯定就是他坐过的。”

  专业技能训练是唐胜杰的强项。打小他的动手能力就很强,家里买来一个新电器,他都要拆开捣鼓一遍。为了支持他的爱好,父亲特意给他买了一套电器维修工具,以至于后来村里谁家电器坏了都找他修理。上大学时,唐胜杰参加了学校航模队,并曾担任过队长。他用自己的全部津贴购买轻木片、发动机等材料,自己设计、制作航模飞机,在各类航空模型比赛中,获得的奖牌证书塞满了抽屉。

  因此,每当遇到航天员操作性的课程,唐胜杰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兴奋。

  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唐胜杰和朱杨柱、桂海潮分在一组,三人齐心协力,靠毅力熬过了三天三夜;沙漠生存训练中,他和桂海潮一组,他们搭了个大帐篷,幸运地收集到了雨水,还捡拾了很多树枝燃起篝火,用随身携带的牛肉干做主菜,煮上了牛肉火锅;海上训练时,密闭的返回舱在海上飘摇不定,他们在里面只觉得天旋地转,但跳入海里的时候,大家都一个比一个兴奋。

  “当直升机把我们从海上吊起来时,被螺旋桨吹起的海水拍在脸上特别痛……”回忆起训练时的快乐和艰辛,唐胜杰津津乐道。

  经全面考评,2022年6月,唐胜杰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两年的刻苦训练终于获得了通向太空的入场券。

  对于即将进行的飞天之旅,他说:“其实我想的更多的还是如何去完成任务,能够做出一些科学实验成果,更好地完成一些探索,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唐胜杰酷爱摄影,工作之余,他也非常期待能够在太空中以不一样的视角去观察美丽的星球,观察宇宙的奇观,然后用镜头记录难忘的回忆和经历。

  这个曾经的山里娃,即将向着遥远的太空出发。

  _______________

  汤洪波:重返“天宫”第一人

  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仅仅过了两年3个月,汤洪波就将首次作为指令长带领神舟十七号乘组前往中国空间站。今年10月25日,身着蓝色航天服的汤洪波亮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见面。

  从空间站任务的第一棒到第六棒,接力棒又重回汤洪波手中,他将成为中国首个间隔最短时间执行两次任务和首个最先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学子成长为一名飞行员、一名航天员,并能再上空间站,是祖国的强大、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了我圆梦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汤洪波说。

  准备11年,终成中国空间站首批“住户”

  汤洪波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听着伟人的故事长大,心里早早种下了一个英雄梦。这个梦伴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越发清晰而深刻。

  1995年秋,校园里的一纸招生通知让汤洪波心潮澎湃——空军来招收飞行学员了。汤洪波心里的英雄梦终于可以落地发芽。通过严格体检、考试、政审后,他被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现空军航空大学——记者注)录取了。在校期间,他的飞行成绩经常获得满分,大家都评价他是“教科书式的飞行员”。

  2009年,我国开始第二批航天员招录选拔工作。此时,已经担任飞行大队长的汤洪波义无反顾地报了名。他向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后的一个晚上,汤洪波和妻子坐在大操场上纳凉。边疆的夜空清澈如水,皎洁的月光铺满大地。妻子指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说:“没准你以后就驾驶飞船在上面飞呢。”

  经过多轮选拔后,他入选了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天空和太空只是一字之差,然而,要实现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转变,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对汤洪波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难“啃”的“硬骨头”。他索性用了一个最原始的办法:学不懂,就硬抄下来加强记忆。

  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飞行头盔。每每看到它,他就想起自己当飞行员期间弥足珍贵的经历——无论是当教员,或是进行科研试验,或是在海天巡航,都充满成就感。

  在进入航天员大队的10多年里,汤洪波无数次梦见自己曾经驾驶飞机的情形。他太渴望飞行了——他怀念在天空无拘无束飞行的感觉,怀念飞行带给他的价值感。

  “心里只要有希望,那就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梦想去努力。日拱一卒,终会梦想成真。”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汤洪波和他的战友聂海胜、刘伯明驾乘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升空。这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进行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一系列关键技术。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批“住户”,他们面对的是各种未知和挑战。

  这也是汤洪波的首次太空飞行。为了这一刻,汤洪波足足准备了11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

  太空工作繁忙,最长一天17小时

  3个月的太空生活,神舟十二号乘组的工作节奏非常紧凑。据汤洪波回忆,每天一睁眼,全身就紧张起来。热上饭,迅速安排好一天的工作,经常晚上加班到半夜,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反复催促下才去休息,最长的一天工作了17小时。

  2021年7月4日,刘伯明、汤洪波在聂海胜舱内配合支持下,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这也是汤洪波首次真正走进太空。他仿佛置身于科幻片中的宇宙:太空是深不见底的黑,一颗颗星星亮得耀眼,地球母亲像一颗蓝白相间的水晶球静静地悬浮在其中。汤洪波扶着舱壁,和空间站一起绕着地球快速地飞。他说,这种感觉真是说不出来的震撼,就像诗句中所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闲暇时光,汤洪波拍摄了很多太空美景的照片和视频,传回地球后,网友们给予了热烈回应。

  在太空封闭狭小的环境内生活久了,难免会觉得日子有点枯燥。

  “没有网络,没有人敲门,手机不会有‘叮咚’的消息提示音,甚至连一个小飞虫都没有。”汤洪波说。他精心照料自己带上去的红薯,看着它发芽,长出绿叶,一天天发生变化,给舱内带来一丝生机。汤洪波也特别想念地球生活。只要有空,他就会趴在舷窗边,凝视地球。

  白天,地球表面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覆盖,金色的沙漠、白色的雪山、绿色的草原、褐色的山脉,美景目不暇接;夜晚,地球上的点点灯光连成片,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当返回的日子进入倒计时,时间变得越发珍贵。“快返回地球前的一个晚上,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北京航天城跟家人团聚。我想给他们展示下太空技能,翻个筋斗,可一跳起来就落地上了,才发现已经失去‘特异功能’了,心里顿时有点失落。”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乘组结束了为期92天的太空驻留生活。撤离空间站核心舱前,汤洪波又回到舱内转了一圈。舱内的每个设备、每颗螺丝钉都见证了中国人进入空间站的全过程。

  前一秒“和周公握手”,后一秒精神抖擞

  返回地面后,汤洪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从多年的隐姓埋名到一鸣惊人,走到哪里,汤洪波都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鲜花、掌声和赞誉。但不管外界有多少关注和褒奖,汤洪波始终有清醒的认识:“载人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个航天工作者团结协作,共同托举的飞天梦。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载人航天事业,属于所有航天人。”

  汤洪波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身体恢复、心理调适并同步开展学习训练。不到1年,他便被选入神舟十七号任务乘组,进行紧张的任务备战训练。

  而这一次,汤洪波被任命为指令长,带领两名新航天驾驶员唐胜杰和江新林执行任务。他犹记自己备战神十二任务时,还安慰指令长聂海胜说:“你都上过两次天了,还有什么压力呢?”

  但是现在,他终于理解了指令长肩上的压力:不仅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完成好,还要确保整个乘组的工作能完成好,要将两位战友安全地带上天,安全地返回地球。

  汤洪波反复告诉自己,只有地面练扎实,到了太空才能干明白:哪怕是在睡梦中警报响起,也要做到“前一秒‘和周公握手’,后一秒精神抖擞”,及时切换到高效应急处置状态。

  经历过一次太空飞行后,他的体会就是:人肯定是会犯错误的,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手册操作,要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比如说,你擦完嘴的纸巾,或者是吃完饭的餐具,都要放在规定位置,不然,就不知道飞到哪里,不仅是东西丢失了,还会带来风险。”他说。

  万一不能适应太空环境怎么办?新上去的设备不能够正常工作怎么办?第一次飞行前,两名新航天驾驶员对未知的太空环境难免有所担忧。为了化解两名年轻人对未知的焦虑,汤洪波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此时,400公里之外的中国空间站已经从“一室一厅”扩充到“三室一厅”。汤洪波告诉记者,尽管地球生活还没待够,但他已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返回太空家园看看如今的新变化。而这次,不需要他再亲自装修太空新房了,那里已经有亲爱的队友们给他们布置好一切,等着与他们胜利会师。

  _______________

  江新林:“开挂”人生实现“三连跳”

  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脸上有着不同于年龄的沧桑,言语间透出一股子耿直劲儿——35岁的江新林虽不善言辞,但真诚而谦逊。面对记者,他一直强调,自己出生在贫苦的农村,能实现飞天梦想,是个幸运的人。

  江新林的人生确实像“开挂”了一般,实现“三连跳”:在地上驾驶过坦克,在天上开过战斗机,紧接着要驾乘飞船去遥远的太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高中成绩全班第一

  1988年2月,江新林出生在革命老区——河南开封杞县的一个小村庄。该县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农村家家都是种田大户。江新林的家里也有10多亩农田、一头牛和几只羊。

  父母不想孩子们继续走他们的老路,从小就跟孩子们说:“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机会上学,但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供你们好好读书。”

  那时,年纪尚小的江新林还不懂得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和哥哥姐姐们放学后,顾不上跟小伙伴们玩耍,放下书包就割草喂牛和羊。但是这并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随着江新林的姐姐们先后都考上了高中,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更加捉襟见肘。看着天天为孩子学费发愁的父母,作为长子的哥哥便外出打工给弟弟妹妹挣学费。为了替父母减轻负担,江新林还主动跟着哥哥去一个工地上打工,成为那里年纪最小、个头最小的工人。

  他打工的地方是一个火车站,需要在一个废弃厕所的原址建新厕。在炎热的天气里,他忍受着厕所的臭味和密密麻麻的苍蝇、蚊虫的叮咬,拿着工具翻挖地基。一天下来,浑身酸软,手上布满了血泡。

  至今,这段唯一的打工经历仍印刻在他的脑海。回想起短短一周的艰辛,江新林深刻理解了父母的嘱托:“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顺利考上高中后,江新林的成绩稳居全班第一。跟他同年参加高考的二姐考得不太理想,想复读一年。彼时,摆在一家人面前的难题是:父母实在没有能力再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了。

  当兵是父老乡亲眼中十分光荣的一件事。于是,江新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军校,既能圆了他的从军梦,又能给家里减轻负担。这一年,江新林顺利被原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

  4年军校生活中,他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去甘肃嘉峪关下连实习:酷暑难耐的炎炎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滚烫的坦克车内车窗紧闭,只有一个小风扇呼呼转着。车子开起来后的扬沙飞到车内,被风扇叶加速,打得脸生疼。

  坦克操纵起来特别重,还“嘎吱嘎吱”响。江新林回忆说:“和航天员水下训练有点像,都需要上肢有力量。”

  从装甲兵蜕变为飞行员,三分之二的人被淘汰

  毕业分配那年,空军开始从军校毕业生中选招飞行员。得知消息后,江新林的内心产生了更高的理想追求。

  “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飞行员的情怀和理想。”江新林说,就是这句空军招飞宣传语打动了他,他最终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

  新的选择意味着新的挑战。江新林昔日的同学们毕业后都已经成为军官,在各自岗位上开展工作。而从一名装甲兵变成一名飞行学员的江新林,面临的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头开始学习飞行专业理论和飞行驾驶技术。

  同批选招的67名战友,最终只有20多人成为飞行员,三分之二的人都被淘汰。

  江新林很享受飞行的快乐。他第一次驾驶飞机时,操纵操控杆在云端自由自在地飞,有一种“天大地大任我飞翔”的快感,心胸和视野都变得开阔了。

  飞行是光荣和危险共生的一项职业,飞行员是刀尖上的舞者。江新林就在一次训练中遭遇了不小的考验。当他驾驶飞机在跑道滑行,把油门加到最大准备起飞时,他发现发动机转速指针突然摇摆不定。

  这时,飞行速度已经接近每小时200公里,眼看着就要抬升前轮起飞了。江新林必须在几秒之内作出决断,不然就错过了停止起飞的时机,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来不及犹豫,江新林果断决策,收光油门,放减速伞,刹车减速,最终将飞机安全地停在了跑道上。事后,他还因为处置正确及时获得奖励。

  飞行生涯10年间,他共安全飞行1000余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由于工作积极,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江新林还被任命为飞行大队副大队长。

  2018年,国家启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计划时,江新林正在外执行任务。他所在的部队高度重视,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珍惜机会,能报则报。他们认为,能为中国航天员队伍输送优秀人才,代表祖国出征太空,是他们的无上荣光,教导员特意打电话通知他报名。

  一路过关斩将后,江新林幸运地走到了最后。但在等最终结果的阶段,江新林还是心无杂念,一如往常地进行飞行训练。

  经历过风雨吹打,才能获得腾飞的翅膀

  2020年9月,江新林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后,他要在1年内学完30多门理论课程。这让江新林犯了难。

  高中时,他严重偏科,需要背知识点的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是他的弱项,而物理、化学则是他的强项。但他别无选择,全部科目都得学完并通过考核。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啃“硬骨头”,将大量的知识点逐一理解消化吸收,每天晚上没有在12点前关过书桌上的灯。

  转椅训练中,他一开始不适反应特别强烈,“特别是在前后摆头的时候”,冒虚汗、恶心、头晕的症状会加剧,感觉快要到呕吐的边缘,考核成绩仅仅是二级,相当于良好。

  对于这一成绩,江新林并不满意。他选择加练,每天练习20分钟“打地转”: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就这样,练习了一两个月,他的不适反应减轻了,训练成绩从二级提高到了一级。

  野外生存训练在西北大漠,江新林所在的3人小组是第一批驻训人员,需要在这里生活两天两夜。“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完全没有外界的补给了,只能靠返回舱带着应急物资进行救生,整个过程都是靠我们自己。”

  没想到,进驻当晚他们就遇上了沙尘暴。江新林说,好在他们提前用伞布搭建好了帐篷,支撑帐篷的柱子是沙漠里的沙棘根。

  “那晚的风特别大,黄沙漫天,能见度不过1米距离。沙棘的根,曲里拐弯的,不太结实,我们就找来好多沙棘根用伞绳捆扎在一起,否则早就被大风吹折了。”江新林说,“当时我们还怕把帐篷给吹跑了,每个人抱着一根柱子睡了一晚上”。

  只有经历过风雨的吹打,才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江新林经历的磨难是他人生中的一笔财富,让他获得一种认知:只要能活着,多苦都不算苦。而必要时刻,为了职责使命,流血牺牲他也无所畏惧。

  对于未来太空驻留生活的规划,江新林依旧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干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26日09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