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08:33:08 来源: sp20241114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今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交通运输部指导行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做好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体系建设
为保障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确保交通物流畅通,交通运输部持续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全力推动打造现代交通物流保障体系。
建设高效顺畅、决策科学、保障有力的调度指挥体系。健全调度指挥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层级,完善各方协同联动,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指挥、会商研判,不断加强极端自然灾害场景下监测预警、联合会商、决策调度、信息报送的能力保障。
建设随断随抢、随抢随通、强固高韧的维护抢修体系。持续开展重大地质、水毁、地震、气象灾害条件下公路基础设施抗灾水平评估,强化突发情况下公路维护抢修队伍建设,统筹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公路养护力量,打造一支人员稳定、专兼结合,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的公路维护抢修队伍。
建设布局合理、平急一体、随调随用的物资储备体系。以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建设为龙头,推动建立“部—省—市”三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指挥通信等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推广使用,不断提升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
建设多维立体、响应及时、灵活调配的运输投送体系。统筹公路交通物流资源与应急保障队伍,形成分级应对、梯次补充、协同联动的应急运输投送力量,提高运输车辆现代化水平,强化装卸、调配等环节的先进技术应用,为急时重要人员物资运输投送提供快速、科学、全面的运输服务保障。
摸清风险底数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202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组织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对公路水路承灾体的基础设施属性信息以及自然灾害风险信息进行全面普查,完成528万公里的公路设施和灾害风险调查,取得了公路、桥梁、隧道、高边坡等各类设施属性和自然灾害风险数据450万余条,形成了一套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建成了一个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数据库,为开展自然灾害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交通运输部率先印发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系统、完善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控管理体系。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自然灾害风险公路防治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着力优化防治工程实施工作流程,按照分级管控原则,加强公路沿线自然灾害防治,提升公路本质安全。
以普查数据为抓手,交通运输部持续深化普查成果应用,真正实现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2021年以来,围绕本次普查风险点开展灾害防治工程,全国累计实施公路沿线自然灾害防治里程7200余公里。目前,已有15个省份开展了典型公路灾害风险监测预警,8个省份编制了公路自然灾害防控技术标准,7个省份建设了数字防灾减灾管理平台,19个省份利用普查成果加强汛期针对性工作。
加强应急储备
提升防御响应能力
今年7、8月份,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北京、河北公路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交通运输部第一时间组织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山东临沂、河南郑州)储备中心赴北京房山进行支援,积极抢通受损公路基础设施,并协调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等省应急装备和抢通人员集结待命,做好河北涿州公路抢通支援准备,有力保障了应急抢险工作。
2022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布局方案》,明确到2025年,形成“6+30”的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体系。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储备中心管理工作,推动各区域中心形成更加统一、更有效率、更加协同、更可持续的公路应急储备体系。
目前,河南、四川等省(区、市)17处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已投入运营。在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处置、京昆高速雅安段姚河坝大桥垮塌、“7·21”河南郑州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国家公路应急储备中心的大型专业抢通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应急处置。
强化应急演练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9月13日,2023年度全国公路交通应急演练在湖南娄底举办。演练以“公路防汛应急处置”为主题,针对我国南方地区严重影响公路网安全运行的痛点问题,设置边坡塌方体清理、高速公路隧道口救援、高速公路隧道内事故处置等7个科目,完整呈现汛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
从新疆塔城到福建福州,从单一省份、单一科目到多省联动、多科目综合,从注重装备操作到演练与评估结合……自2011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已联合相关省级政府持续开展11届联合应急演练,涵盖路网协调联动、隧道应急防火、自然灾害抢险等多种主题,对持续提升我国公路交通应急处置水平、推进应急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王连香、高雷)